你的位置: 首页 > 最新小说 >

《快穿大明:我在国子监当博士》沈飞朱元璋完结版在线阅读

发表时间:2024-07-02 18:53:21
快穿大明:我在国子监当博士

一次意外他穿越大明,见徐达要兵败漠北,好心他献出灭元朝十二毒计!却被他弃之敝履,还将我赶出去!他精心设计的战术与策略,曾几何时,他认为可以助大将军徐达扭转战局。但终究未能得到采纳,还被赶出国子监。于是心灰意冷下,他改投太子门下,频频献出吞天毒计,整治淮西集团,诛杀三万朋党。每次献计都让朱元璋谈之色变...

作者:恐龙吃萝卜 类型:古代
立即阅读

《快穿大明:我在国子监当博士》 小说介绍

沈飞朱元璋是一位普通的年轻人,在恐龙吃萝卜的小说《快穿大明:我在国子监当博士》中,他意外发现自己拥有了超能力。从此之后,他踏上了一段充满冒险和挑战的旅程,与邪恶势力斗争,保护世界的安全。这部古代小说将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惊喜和震撼的故事世界,一次意外他穿越大明,见徐达要兵败漠北,好心他献出灭元朝十二毒计!却被他弃之敝履,还将我赶出去!他精心设计的战术与策略,曾几何时,他认为可以助大将军徐达扭转战局。但终究未能得到采纳,还被赶出国子监。于是心灰意冷下,他改投太子门下,频频献出吞天毒计,整治淮西集团,诛杀三万朋党。每次献计都让朱元璋谈之色变...。

《快穿大明:我在国子监当博士》 第3章 免费试读

副将在一旁试图劝阻,他深知在应天府内私自杀人会带来严重的政治后果,急忙提醒道:“蓝将军,此举万万不可!一旦在应天府内动手,不仅会引起朝廷的震怒,也会损害我们淮西兄弟的名誉。”

蓝玉却勃然大怒,一把推开副将,厉声喝道:“我蓝玉的刀剑之下,自有我蓝玉的规矩,谁也不能束缚我!我为大明立下多少汗马功劳,怎会怕一个小小的国子监博士?”

说完,他一脚踢翻挡在面前的凳子,趾高气扬地上马,身后跟着气势汹汹的十三太保,径直奔向国子监。

路过副将时,蓝玉及其义子们纷纷投去轻蔑的一瞥,啐了一口,显然对副将的劝阻极为不满,更显出他们对文官集团的鄙视与愤怒。

学堂内,烛光摇曳,沈飞站在讲台上,正以激昂的语调向皇子们阐明治国之道。

他的话题触及到了敏感的淮西勋贵问题,直言不讳地指出:“开国之初,元勋们自然是功不可没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部分勋贵们却沉溺于权力与富贵,忘记了创业初期的艰辛,成为了一个特权阶层,不仅剥削下级,还榨取百姓。

长此以往,必将导致民心离散,国家根基动摇。”

太子朱标听罢,若有所思,他起身向沈飞发问:“沈飞博士,那么,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,让国家能够长治久安,国祚绵延呢?”

这个问题,不仅代表着朱标个人的思考,也反映了在座其他皇子们的共同疑惑。

沈飞并未直接给出答案,而是巧妙地反问:“太子殿下,为何历朝历代,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持续统治超过三百年?根源就在于开国元勋的特权固化为世袭制度,形成了难以撼动的利益集团。

这种制度,使得一代代的子孙后代无需付出努力就能享有特权,久而久之,国家的活力被消耗,国力日益衰退,最终走向倾覆。”

沈飞的每一句话,都像是精准的箭矢,直指要害,引发了在座皇子们的震撼与深思。

他们开始意识到,淮西勋贵的问题,特别是以徐达、蓝玉为代表的权贵群体,实际上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一大隐患。

此时,学堂外围墙之后,朱元璋悄然站立,他那苍老而深邃的目光紧紧盯着沈飞。

他能感知到沈飞言语中的力量,那是一种敢于揭露现实、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与胆识,这让朱元璋内心为之震动,同时也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
沈飞嘴角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,他知道自己的话已经深深触动了太子和在座的皇子们。

他坚信,通过这种方式,徐达、蓝玉等淮西勋贵的好日子,早晚会有尽头。

太子朱标心潮澎湃,他认真地问沈飞:“那么,沈飞博士,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隐患呢?”

沈飞的回答掷地有声,带着冷酷而又坚定的意味:“很简单,要么在他们活着的时候,以法律裁决,不姑息任何违法乱纪的行为;要么,改革现有的世袭制度,一切功勋,都必须凭借个人的努力和才能去争取。

即便是开国的勋爵,一旦触犯法律,也应依法惩处,无论是杀戮还是流放,都不能有任何例外。”

沈飞的言论,如同洪钟大吕,响彻在整个学堂,也深深地震撼了躲在屏风后面的朱元璋。

朱元璋在围墙外,心情沉重地望着学堂的方向,心中五味杂陈。

他深知徐达、蓝玉这些淮西老将们在大明建国初期立下了汗马功劳,但现在他们的行为和特权却成为国家安定的潜在威胁。

朱元璋在心中暗自盘算:“标儿是否能镇得住他们?未来的子孙是否能够驾驭住这些勋贵的后人?”

他深知现在贸然处置并无充足的理由,反而可能打草惊蛇,带来更大的隐患。

正当他陷入沉思之际,朱元璋唤来了身边的锦衣卫指挥使毛骧,试探性地询问:“毛骧,你觉得沈飞今日所言如何?”

毛骧听得此问,顿时惊恐万分,汗水瞬间打湿了衣衫,心脏砰砰直跳,结结巴巴地不知如何作答。

朱元璋见状,苦笑一声,摇头道:“罢了,问你也是白问,咱自己琢磨吧。”

朱元璋内心深处对沈飞的言论产生了共鸣,他决定采纳沈飞的部分意见,着手调整淮西勋贵的问题,同时也要防备可能出现的隐患。

就在此时,学堂外传来一阵喧嚣,蓝玉率领着十三太保,策马疾驰而来,声势浩大,街巷为之震动。

“闪开闪开!拦路者杀无赦!”

蓝玉的喝声震耳欲聋,十三太保紧随其后,高喊着“闪开”,场面混乱不堪,吓得街道上的鸡犬四处逃窜,行人纷纷躲避。

朱元璋在得到“蓝玉率领十三太保,带刀往学堂而来!”

的通报后,怒不可遏:“混账!这蓝玉居然敢在光天化日之下,在应天府胡作非为,简直无法无天!”

他下定决心,立即前往学堂,亲手解决蓝玉的问题。

朱元璋毫不犹豫地起身离开,毛骧与其他锦衣卫成员紧随其后,形成一道隐形的保护屏障。

与此同时,学堂内的锦衣卫接到命令,悄然撤离,暗中跟随朱元璋,以防突发事件的发生。

蓝玉一行人继续在街道上横冲直撞,激起一片恐慌。

朱元璋在前往学堂的路上,内心权衡着如何妥善处理当前的局面。

虽然他对沈飞的“吞天毒计”非常感兴趣,但眼下,解决蓝玉的问题更为紧迫。

在熙熙攘攘的狭窄街道上,各类商贩叫卖声此起彼伏,络绎不绝的行人穿梭其中,热闹非凡。

突然间,一队铁骑犹如狂风般席卷而来,战马嘶鸣,蹄声如雷,瞬间打破了街市的宁静和谐。

商贩的摊位被马蹄踏翻,彩绳编织的装饰品横飞四溅,新鲜蔬菜的叶子飘散空中,精致的布料瞬间沾染泥土,混乱的场面让人触目惊心。

蓝玉,这位淮西悍将,身姿矫健地骑在骏马上,带领着他那群勇猛的十三太保,犹如一群游龙般在人群中肆意闯荡。

他的脸上挂着得意之色,享受着身为特权阶级所带来的无拘无束,甚至带着几分戏谑,轻蔑地瞥向那些因恐惧而仓皇逃窜的行人。

他口中还念叨着:“看看你们这群浙东鼠辈,何时见过这般阵仗,还不赶紧趴在地上颤抖!”

此刻,皇宫之中,朱元璋正站在窗前,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。

他严厉的目光注视着街道上发生的这一切,心中回想起自己曾经颁布的严令——城内禁止策马疾行,扰民滋事者严惩不贷。

毛骧,作为忠诚的锦衣卫指挥使,早已察觉到朱元璋的怒气,他迅速拔出佩刀,整装待发,厉声朝那狂妄的十三太保喝道:“尔等竟敢如此放肆,还不速速退下!”

然而,面对毛骧的威严警告,十三太保毫不示弱,各个手握锋利兵刃,傲慢地站立原地,丝毫没有退缩之意。

就在这剑拔弩张之际,朱元璋亲自走出了皇宫,雷霆般的质问响彻云霄:“蓝玉!你这是要造反不成?还是打算弑君弑父?”

蓝玉闻此一喝,如同晴天霹雳,刹那间魂飞魄散,冷汗直流。

他慌忙跃下马背,扑倒在朱元璋脚下,连声辩解:“臣不敢!臣万万不敢有此逆心!”

此时,蓝玉的心中充满了恐惧与自责,心跳如同擂鼓一般剧烈,除了自己耳边的呼吸声和心跳声,周围的一切都仿佛变得模糊不清。

尽管朱元璋已亲临现场,十三太保仍然无视命令,个个神情坚决,固守原地。

蓝玉见状,心头火起,转过身对着那群桀骜不驯的手下怒斥道:“你们还不给我退下!还不快给皇上磕头谢罪!”

面对这一幕,朱元璋忍无可忍,再次发出洪钟般的暴喝,命令十三太保立即退去。

然而,这帮顽固不化的家伙仍旧纹丝不动,似乎并未因皇上的威严而有所收敛。

直至蓝玉下达指令,十三太保才纷纷收起武器,恭敬地施礼致歉。

朱元璋面色如冰,此刻怒意滔滔,心中已然萌生杀机。

一旦帝王震怒,往往伴随着的是无情的清洗。

朱元璋面容深沉似深渊,无需言语便散发出凛然威势。

围观的群众也被这股压抑的气息震慑,一个个屏息凝神,缄口不言。

一股凛冽的肃杀气息在空间中悄然蔓延。

蓝玉心头一阵悸动,连忙为自己辩解:“皇上,这些都是孩儿结义的兄弟,他们习惯了生死相搏的日子。”

“我曾告诉他们,一切行动都要遵循我的指令。”

“皇上明鉴,在战场之上,唯有严格服从军令的将领,方能克敌制胜。”

“我所取得的每一场胜利,无不依赖他们的浴血奋战。”

朱元璋听后嘴角勾勒出一丝冰冷的笑意,语带讥讽地说:“蓝玉啊,你倒是有眼光,招揽了一群‘出众’的义子!”

蓝玉误以为朱元璋是在表扬他,殊不知,此刻十三太保乃至他自己,已经被列入了必杀的黑名单。

在朱元璋眼中,仅凭个人命令就能左右的将领,不过是行走的死尸。

尽管他对蓝玉等人痛恨至极,但由于北疆尚未安定,这批能征善战的将士仍有其利用价值。

正如俗语所说,猎物未尽,弓箭不可入囊。

若是战前斩杀重将,必定会动摇军心,带来严重后果。

无论是出于情感还是理智考量,朱元璋都不会在此刻动手除掉蓝玉及其十三位义子。

于是,朱元璋决定暂时按捺住内心的愤怒,邀请蓝玉前往徐达处。

“随朕走一趟,去看一看我们大明的柱石们,在大军即将出征之际究竟在做些什么!”

这句话让蓝玉顿时感到一阵焦急。

徐达在做什么呢?徐达正在饮酒作乐!

想到这里,蓝玉内心焦灼万分。

他深知朱元璋素来偏向浙东集团,常认为淮西功臣们大多无所作为,不献良策于朝廷治理。

当前大战迫在眉睫,如果让朱元璋发现他们仍在纵酒享乐,

那无疑将进一步降低淮西勋贵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。

为了不让朱元璋得知实情,蓝玉额上青筋突显,紧急向最得力的义子递了个眼色。

该义子心领神会,正欲转身离去时,

毛骧眼疾手快,挥剑而出,剑尖抵住义子咽喉,厉声道:“圣上未曾下令,你敢擅自行事?”

“再向前半步,休怪我不客气,取你项上人头!”

蓝玉清楚毛骧绝对言出必行,立即制止义子继续前行。

他心头沉重,望向朱元璋的眼眸中尽是无奈与苦楚。

此刻,一切似乎已经陷入无法挽回的局面。

学堂之内,沈飞正授业解惑,而对于朱元璋已悄然离去的事实,他与皇子们均浑然不觉,甚至连朱元璋曾在围墙之外倾听的过程也全然不知晓。

在此之前,沈飞分享的治国均衡之理,令皇子们眼界大开。

原先对沈飞抱有微词的皇子们如今已彻底被他的才识所折服。

尤其以太子朱标和燕王朱棣为代表,二人对沈飞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,视其为治国奇才。

在他们看来,沈飞这般人才屈尊于国子监担任教书博士,实在是明珠暗投。

朱标暗自决定,必要时向父皇力争,无论如何也要将沈飞调至身边,甚至考虑将其提拔为太子太傅。

朱棣也同样有意拉拢沈飞,但他瞥见太子朱标满脸激动,意识到太子也对沈飞寄予厚望。

身为皇族皇子,他们在父皇面前的发言权有限,朱棣对此深感无奈,心中不禁生出一丝落寞。

朱标对沈飞的讲授听得津津有味,意犹未尽,他向沈飞恳求道:“沈飞博士,请您继续为我们传授更多的智慧。”

沈飞微微点头,意味深长地瞥了朱棣一眼,然后转向朱标。

在他看来,朱标身为太子,若能采纳他的意见,对整治淮西勋贵而言将更具优势。

沈飞眼神犀利,掷地有声道:“帝王心术,实则是权谋与道德的灵活运用。”

“……”

“对待权贵,需有手腕;对待百姓,则需施行仁德。

这才是明智君主的处世之道。”

沈飞的这番言论令朱标颇感震撼,自幼深受圣人教诲的他首次对传统的圣人言论产生了疑惑。

朱标内心困惑,默默自问:“难道我一直以来所学,竟是谬误的吗?”

相反,朱棣则恍然大悟,此刻他感觉自己对治国的理念豁然开朗:“与权贵周旋需策略,对待百姓则需真诚。

这才是治国的正道啊!”

沈飞的论述令朱标等人深受震撼,他们开始理解沈飞自称掌握“吞天毒计”的底气所在——他深谙厚黑之道,是一位擅长权谋运作的高手。

朱标对此收获甚丰,急于将今日所学告知父皇,他起身行礼:“沈飞博士,今日所获匪浅,感激不尽!他日如有机会,愿再聆听博士教诲。”

随后,朱标领着皇子们逐一离开,朱棣在最后关头,深深地凝视着沈飞离去的背影,满是对这位智者的敬佩。

燕王朱棣心中涌起一种强烈的预感。

这绝对不会成为他们的最后一次交锋!

随着皇子们的离去,原本喧闹的学府再度回归寂静。

回忆起朱标对应厚黑学说的反应时,沈飞禁不住发出阵阵冷笑。

显然,对权贵施展阴谋诡计这一观念,已在太子心中深深扎根。

淮西的贵族们,你们所依赖的太子,其思想已发生了转变!

沈飞重新坐回到椅子里,目光落在面前压在宣纸下的一张纸条上。

揭开纸条,醒目地写着八字警示:

“诛蓝玉,防义子叛乱!”

沈飞面色阴冷,内心低语:

“倒要见识一番,淮西的权贵们究竟能嚣张至何种程度!既然你们无情,也别怪我无义!”

应天,此刻大元帅府内灯火通明。

朱元璋大步流星走在前方,表情严峻,眼中闪烁着愠怒。

整个大帅府中,除却巡逻值勤的士兵,竟然不见任何一个主将身影!

这还算是备战状态吗?简直如同儿戏!

朱元璋身边,毛骧手持利刃紧跟其后,眼神警惕四顾。

刚才街头发生的意外令他心有余悸,即使身处大帅府内,也不敢稍有懈怠。

队伍尾部,蓝玉与十三太保亦步亦趋。

蓝玉额头上冷汗涔涔,双腿颤抖,眼神闪烁不定。

此时他早已酒醒,刚才的惊吓让他彻底清醒过来。

他才意识到刚才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多么鲁莽!

竟然放纵义子们对皇上动用武力!

此举可是足以砍头的大罪啊!

这里并非战场,

这里是应天府啊!

跨过大帅府大门后,朱元璋首次开声询问。

“徐达等人现在何处?”

他的话语冷冽,令人胆寒。

蓝玉顿感全身起了鸡皮疙瘩,立刻疾步向前。

“皇上,魏国公他们正在后院,我们……我们……”

他一时难以启齿提及饮酒之事,言语间显得颇为结巴。

朱元璋脸色更加阴沉。

“带路!”

他声调冰冷,虽未发作,却更显威严。

蓝玉慌忙点头,转身引领方向,向后院走去。

然而,他们才走出几步,后院便传来一阵阵豪饮之音。

“哈哈!魏国公,想当年鄱阳湖战役,你居功至伟啊!”

“没错,若非皇上当时下令撤退,只怕早就被陈友谅斩于马下!”

“好汉不必总提当年事!在座各位谁不曾率先登上城头?!我等皆乃大明一流武将!”

“魏国公说得对!论勇猛,我等在大明无人能及!”

“干杯!此役定能大败元军!”

“痛快!再饮一杯!”

这些话语传入蓝玉耳中,他顿时汗流浃背。

看守大帅府之际,众将领竟公然畅饮!且全员参与!

这简直是触碰了大忌讳!

蓝玉垂首,竟不敢抬眼与朱元璋对视。

朱元璋冷冷地鼻息一沉。

无需亲眼所见,仅凭声音就能辨别出那几位人物。

徐达、李文忠、冯胜,这些人皆为昔日生死与共的战友,忠诚的部将。

他们中有人追随自己征战沙场十数载,李文忠甚至与自己有着亲缘关系。

朕曾满怀信任地将大明江山托付于他们之手!

然而他们又是如何回报的?

正值讨伐元朝的关键时刻,他们竟然在大帅府中宴饮作乐!

这难道就是我大明的将领统帅们的所作所为吗?!

军纪国法何存!

“哎,蓝玉去处置个事怎耗时如此之久?莫不是被皇上发现了什么?”

屋内突然传出疑问之声,说话者还伴随着一个酒嗝。

紧随其后,徐达的声音也在屋内响起。

“就算皇上知道了又能怎样?”

“蓝玉屡建奇功,冲锋在前,他处置个人又有何不可?皇上还能因此杀了他不成?”

“没有我们,皇上坐得稳这江山吗?”

“若杀了蓝玉,谁还替皇上攻城拔寨,谁还会为皇上打下这万里河山?!”

闻此言,立于门外的朱元璋脸色瞬间阴沉如铁。

瞧瞧,这就是朕的昔日同袍!

看看,这就是朕的所谓好部下!

原来他们之所以胆敢放肆至此,原因就在于此!

是不是以为我大明江山无人可用,无人能及他们?

朱元璋眼中燃起了熊熊怒火。

蓝玉闻听徐达此言,已感双腿发软。

“皇上……”

蓝玉欲行跪拜之礼。

与徐达这些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多年的旧部不同,蓝玉毕竟只是新近崛起的将领,哪里敢说出这般大胆言论。

然而,朱元璋并未给他表达的机会。

他视线未落至蓝玉身上,径直推门而入。

门轴吱呀作响,几个正在举杯畅饮的人本能地看向门口。

正说到曹操,曹操就到了,但出现在眼前的并非蓝玉,而是身着日常便服的朱元璋。

刹那间,几人的酒意消散大半,急忙离座相迎。

“皇上!”

“外甥!您怎么亲自来了?”

他们丝毫未觉察自己满身酒气,更未意识到身处的是大帅府,仿佛仍是在自家后花园般随意。

或许是因之前那些话语,几人脸上的神采显得颇为萎靡。

目睹这一幕,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笑意,笑容满面,语气平稳如水。

“朕为何不能来?难不成你们认为朕就不能喝酒了吗?”

他的态度从容不迫,面上挂着浅笑,让人一时摸不清深浅。

这让徐达几人颇感困惑。

莫非皇上刚才并未听见他们的对话?

想到这里,几人暗自松了口气。

只要皇上没听见就好,有些话万万不能让他听见!

见几人神色逐渐放松,朱元璋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,而背后的手却悄然握紧成拳。

他走向酒桌,提起一壶开封的烈酒。

先是给自己斟满一碗,接着逐一给其他人倒酒。

“朕在此静候诸位凯旋,来,让我们共饮一碗。”

朱元璋举起酒碗,昂首一饮而尽,笑容温和,但紧捏碗沿的手指因过分用力而泛白。

徐达几人全然未曾留意这些细微之处。

他们仅关注到朱元璋面上的笑容,这份笑意使他们卸下了不少防备。

显然皇上并未察觉异样!

一如既往,他仍是那个豪放洒脱之人,不在意琐碎小事,胸怀开阔。

众人举碗共饮,同样一饮而尽。

彼此皆为兄弟,理应如此痛快畅饮!

这一碗烈酒,如同镇定剂,令他们安心不少。

蓝玉先前内心尚存忐忑,毕竟皇上在外面显露出强烈的怒意。

但眼前景象让他内心安稳,皇上终究离不开他们的辅佐!

他刚刚的行为纯属无心之失,现观皇上态度,此事似已风平浪静。

于是他找个空位坐下,急切地为自己倒满一碗酒以压惊。

徐达等人见到蓝玉落座且泰然自若,心想若有变故,蓝玉绝无可能如此轻松。

既然他还能安然饮酒,显然并无异常状况。

皇上并未察觉任何不妥,即便有所疑虑,也不会迁怒于他们。

毕竟他们是大明建国功臣,未来的讨伐元军之战还需倚仗他们之力。

众人心底暗自庆幸不已,李文忠作为外甥,甚至主动提议再为朱元璋斟酒。

但朱元璋并未接茬,“你们尽管饮酒,待清醒后再议。”

撂下这句话,他便迈步离开了房间。

朱元璋携毛骧出门不久,又闻后院喧闹之声,此刻,朱元璋脸上早已不见笑容,转为满脸怒气。

砰!

一声钝响,一件粗瓷器具化为碎片遍地。

几名宦官颤抖着上前清理,这是皇上今日里摔碎的第十件瓷器了!

多年来,他们从未目睹皇上如此震怒的一刻。

宦官们收拾完碎片,悄无声息退下,不敢正视朱元璋,深知皇上对大臣尚且无情斩杀,更何况对他们这些阉人。

“岂有此理!”

“这群混账东西!”

“他们心里是否还有朕这个皇上!”

待宦官离去后,朱元璋禁不住破口大骂,面目扭曲。

他的手掌反复击打着椅背,使得名贵的黄花梨椅发出阵阵哀鸣。

此刻的朱元璋,宛若一头愤怒的巨龙,双目充血!

回想在大帅府听到徐达那一席话时,朱元璋几乎冲动地想要立即下令惩处这批家伙!

说什么蓝玉杀人算不得什么大事,试问早年间的俺老朱,也是出身贫寒,若人人都能任意妄为、草菅人命,焉能让老朱我活到今天?

沈飞曾言,百姓乃国之基石,你们这些将领轻易剥夺我的子民性命,今后还有谁愿跟随我老朱出生入死?

这比元贼还要残忍无情!

这是在动摇国家的根本基础!

如果听之任之,即使无外敌入侵,大明江山也会自行瓦解崩塌!

尤其那句“没有他们,江山能否稳固”,简直就是无视皇权、蔑视纲纪!

江山之固,确有尔等之功绩!

吾辈亦牺牲众多兄弟手足!

对此,老朱何时曾予以否认?!

冲锋陷阵者必受厚赏!

官职、金银、田产,何曾短缺?

徐达你伴我浴血疆场,我何时遗忘过你的贡献?

记否,洪武二年正月初,我在应天府西郊鸡笼山修建的功臣庙,位居首位的正是你徐达!

你被封为魏国公,这还不够彰显你的地位吗?

纵无你徐达,也有李达、王达;

无你冯胜,更有钱胜、吴胜等猛将辈出!

世界英雄无数,但我朱元璋独一无二!

倘无我朱元璋,换成陈友谅、张士诚之流掌权,你们谁能苟全性命?!

非我朱元璋,你们早就丧命多次矣!

不是江山少了你们不行,而是你们离了我朱元璋难以维系!

朱元璋愤慨至极,全身颤抖!

坦白讲,若非念及他们均为老部下、患难兄弟,我真会下旨将他们斩首示众!

他们所说之言,实属悖逆至极!

尤为令我愤怒的是,他们集体忽视的一件事——

谁赋予大将在大帅府恣意饮酒的权利?

战事迫在眉睫,不仅不研讨战术,反而聚集饮酒作乐!

自从我不再亲自督军,你们就是这样敷衍搪塞我吗?

由此可知全局之貌!

身为将领统帅,自身尚且无法严守军法军纪,又怎能要求下属遵从?

朱元璋心中既恨又痛惜!

痛惜曾经并肩作战的老兄弟、老部下竟堕落至此!

痛惜大明军队竟腐败到如此境地!

此刻,朱元璋忆起白天在沈飞那里听到的话语。

治国犹如走钢丝,需寻求平衡。

初创王朝的君主之所以英明,因其多出自卑微,兼具智慧英勇。

没错,开国之君之所以伟大,正是因为他们在乱世中崛起,经历磨砺。

譬如我朱元璋,从平民一步步攀登上皇位,每一步都拿命去拼!深知建国之艰辛不易!

同时明白他人成就今日的地位同样不易!

因此,我会为了国家维持平衡,

哪怕面对不悦之事,也要竭力调和处理。

而今我立志成为一个贤明的皇帝,始终努力做好一位合格的君主。

然则,这些臣子们呢?

他们是否真心在做好一个臣子应做的事?

他们骄傲自满,自视为不可或缺的存在!

他们坚信大明若失去他们,必将陷入混乱崩溃!

这样的想法,是一个称职臣子应有的吗?

不仅如此,他们公然违抗法纪!

军法军纪,在他们眼中犹如废纸!

他们对我这位大明皇帝毫无敬畏之心!

就拿蓝玉来说,私下收养义子,我可以暂且容忍!

但这些义子只听从蓝玉一人号令!

即便是毛骧亮出御赐令牌,蓝玉的义子们依然拔剑相对,甚至置大明皇帝的圣旨于不顾!

……

试想,一旦蓝玉下令,我这九五之尊岂非命悬一线?

朱元璋不禁又回想起沈飞之事!

设想若非自己当时在场,蓝玉差点就在应天府闹市动刀杀人!

这绝对不正常!

这万分不妥!

这真的是我理想中的大明江山吗?!

这样的国家,与元朝那些暴政有何区别!

无非是换了一批人继续压迫黎民百姓罢了!

每当想起日间的情景,朱元璋就不禁心生寒意!

这些,竟是我的将领!

虽古语云: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。

但现在这帮人竟在我眼皮底下公然违抗命令,践踏法纪!

真是荒唐至极!

必须加以整肃,必须!

否则,大明江山将面临危机!

朱元璋已在心底坚定信念。

但在行动之前,他还有一事亟待处理。

他陡然起身,下达指令:

“传唤沈飞入宫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