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剑气长安》全文没有拖泥带水,也没有烂俗套的感情线,很值得看的一部古代小说。陈青山吴关山是该书的主角,小说精选:我叫陈青山,我要去的地方叫长安。那年剑气满长安,我成了这天地间一等一的剑修。
第2章
说起剑,未入佛前,老僧也是用个用剑的人物,而他来自于遥远的长安。
盲眼老僧佛号了凡,原名陈痴狂,出生寒门,却天赋异禀。
那年长安花朝节,见过画舫上的长安花魁鱼九思后,便再也无法忘记。
那时的他倾尽家财,只为见鱼九思一面。
鱼九思闭门不见,他于大雨中立了三日,尤不能打动九思分毫。
那日之后,他便闻鱼九思嫁给了一扬州富商。
痴狂闻之大恸,后醉心于一剑,成为长安最出色的剑修。
十年后,他于长安向天下修士问剑,以五境修为跨境斩六境,名动天下,成为长安剑魁。
待他成为剑魁后,已为人母的鱼九思亲自从扬州入长安拜访,说对痴狂仰慕已久,欲长在陈痴狂左右。
那日他惨然一笑,只留下一句:“你爱的不是我,是那长安剑魁,天下第一的名头。”
然后便封了剑,离了京城,成为了如今集水镇外须陀寺的老僧人。
如今,他看到了陈青山,不由得想起了一些当年往事。
须陀寺的大佛足有三丈高,却只是泥塑,佛前香火袅袅,盲眼老僧取了些香灰给二人服下,算是解了他们身上的毒,至于身上的外伤,还要休养。
“大师,为什么不给佛陀塑一个金身,就跟旁边的龙王爷一样?”陈青山望着泥佛,低眉顺眼,总觉得不够气派。
盲眼老僧一笑:“泥塑好啊,若是破了,我到院里取点泥,用水搅和一下,就可以修补。佛在土里,土里的才是佛。”
陈青山听得半懂不懂。又问起那龙王爷的庙为什么挡不住古尸,不是有念力金光吗?
老僧给陈青山解释了缘由:起尸早早地离了魂,不在三界五行之内,他是见不到金光的,见不到,自然也就对其无用。
后陈青山便与吴关山在寺庙里歇下了。
第二日,陈青山,吴关山一起早早地登上了镇外的唐楼,三藏小和尚也跟了过来,他要去集水镇买些香烛。
陈青山喜欢登高楼,因为在高楼上,世间万物就小了,他也就少了很多烦恼。
这片天地很大,大唐在中间,南边有妖廷,吐蕃。西北有蛮人,北边长城外是极寒之地,至于东边,是一望无际的大海,那里有鲛人,织绡绮丽。
至于更远的地方,陈青山不大清楚。
只是大唐还未立国之前,有个和尚,出了阳关,在楼兰的大漠中枯坐了三十余载,后跨过昆仑,独自杀穿了妖廷,在最南边的楞迦山上留下了三千密藏后,便成了佛。所以,天下的最南边,应该是楞迦山。
楼下一束白河向北流去,让陈青山想起了“逝者如斯夫”的古语。白河之上有石质拱桥,石桥最低处悬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铁剑,据说是为了防止走蛟。
可以看到一轮车驾出现在了石桥之上,车驾前后皆有士兵。
而最前面之人宝马配玉鞍,手中是一杆青铜之戈,威风凛凛,赫然是一名二境的马夫。
这世间修行的门道各有不同,但大致可分为九境,从低至高。
这名马夫的出现,意味着一名贵人到达了集水镇。
陈青山三人皆投去了好奇的目光,车驾之上有烙印,那是一株青色的麦穗,此烙印为长青书院独有。
天下书院无数,但能传文脉的唯有三座:圣衍,白鹿,长青。
圣衍书院为圣人所创,为天下正统,长青与白鹿皆由圣衍所出,后自成一脉。圣衍书院在神都,白鹿在豫章州龙虎山之侧,长青则毗邻渤海。
远从渤海而来的贵人,不知到这小小的集水镇干嘛?
车驾上有三人,一清朗少年,还有两名中年儒士,三人对坐,透过车笭,看到了唐楼上的陈青山等人。
“小吏,磨刀匠,还有个小沙弥,这三人聚在一起,倒是有趣。”车驾内一中年儒士郭云开口笑道,其身侧有墨影浮现,为山川河流,飞鸟鱼虫。
郭云,曾于长安观画,得画圣吴道子几分神髓,并以画入道,步入儒道第六境,为天下名士。
对面同样是一名大儒,境界与郭云相当,名为王旭,擅长楷书,以书入的儒道。
王旭品了口茶,应道:“君子和而不同,这三人,似乎与殿下一般年纪吧。”
说着,看向了清朗少年,清朗少年穿着明黄色儒袍,眉宇间有淡淡的贵气。
所谓贵人,说的便是他,当朝圣皇的亲子,十三殿下,拜于渤海长青书院,师承王、张两位大儒,同时也是一名初境,问学境的儒生。
十三皇子看了唐楼上的三人一眼,的确如王师所言,他们与自己一般年纪,却也仅仅是年纪相当而已。
十三皇子也仅仅是看了三人一眼后,便不在意了,就如同天上的苍鹰不会刻意关注泥水里的虾蟹一般。
十三皇子执弟子礼:“郭师,王师,前面便是集水镇,我们先在这等候,看时候,那南诏的崇圣和尚也应该快到了,他能否成功入京,还得有劳两位了。”
“应该的。”闻言,王旭与郭云同时回答道,面色化为肃然,显然对十三皇子所说之事极为看重。
所谓南诏崇圣和尚,其实是南诏王。
作为大唐属国,南诏素来有尊佛的传统,前些日子,当代南诏王出家为僧,法号崇圣,为表虔诚,他要北上入长安面圣,然后在大悲寺学习佛理三年。
南诏龙首关之外,便是吐蕃,吐蕃的东边,是号称有万妖栖息的妖廷。若取南诏,吐蕃与妖廷便可直入大唐疆土。
大唐镇南关与南诏龙首关在地理上为犄角之势,龙首关抵御吐蕃,镇南关与妖廷作战,二者守望相助,让吐蕃与妖廷在边关战事上连连吃瘪,不得寸进。
所以,在崇圣动身前往长安的时候,南边的吐蕃与妖廷也动了,他们要在路上截杀崇圣和尚,动摇南诏根本。
而十三皇子与长青书院的两位大儒,便是为这崇圣和尚顺利入京而来。
不知集水将乱的陈青山三人,下了唐楼,一边讨论着来人的身份,一边跟在车马后面,回到了集水镇。
刚入四方街,便见个美妇人唤陈青山,要他去帮忙送酒,没有人识得她的真名,只唤她桃花夫人,究其缘由,应该是酒庵后面那株常开不败的桃花的关系。
因为桃花,这本来无名的酒庵就被镇子里的人唤作了桃花酒庵,这无名妇人,也就自然而然地称了一声桃花夫人。
那年大雪,桃花夫人曾于白石巷赠过陈青山一壶酒,所以,陈青山一直觉得桃花夫人是个好人。
“陈小子,银钱在桌上,自己拿。”桃花夫人笑着,站在酒庵之外,一身绣着云纹的素衣,头上别着金步摇,手中罗扇轻点,指向店内,媚而不妖。
陈青山应是,别了三藏和吴关山,入酒庵收了银钱,确认过地址后,便悠悠地拉起了早就备好,装满酒水的木车。
木轱辘压在青石板上,发出微微的“嘎吱嘎吱”声,酒水不重,陈青山拉起来不大费力。
陈青山拉着车,走过熙熙攘攘的人群,转过街角。
街角有阁楼,阁楼之上,十三皇子三人遥望桃花酒庵。
大儒郭云开口道:“这似乎是当年皇陵内的那只妖。”
“窃了玉煌盏的妖吗?那这样的话,只能请天枢院的阁老出手了,没想到此行,还有意外的收获。”十三皇子于阁楼上负手而立,嘴角慢慢勾起。
光启十四年春,大唐皇陵内有妖启了灵智,窃玉煌盏出京,而此妖,如今机缘巧合之下,出现在了集水镇内。